2014年兩會期間,民生問題依舊是代表們關注的重點,而在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現階段,實現文化的均衡化、普惠化正是文化民生所需考慮的關鍵問題。劇院作為我國不可或缺的文化建筑主體,是完善公共文化事業建設的重要載體,是拉動文化產業的發展綜合平臺。如何從劇院的建設與運營方面實現文化的發展繁榮,體現文化的均衡化、普惠化,將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實處,是劇院發展需要思考的一個重點。
基于此,中孚泰文化集團(以下簡稱“中孚泰”),結合了一批行業專家的想法,提出“劇院社區化”的構想,目前這一構想已逐漸完善,中孚泰希望隨著構想的落實推進,能夠有效推進文化民生工程的落實,體現出文化的均衡化、普惠化,為落實文化惠民工程做出應有的貢獻。
將文化惠民工程落到實處
近幾年來,我國大劇院建設正呈增長趨勢,但建在社區的小型劇場,卻乏善可陳。在近年來參與設計與建設劇院的過程中,中孚泰對于劇院建設與運營有著自己的理解與思考。中孚泰董事長譚澤斌認為,大劇院建設必須按規律辦事。大劇院怎么建?功能如何定位?老百姓文化消費的需求是什么?地域文化有哪些特點?傳播什么樣的文化?這一切都要做調查研究。對大劇院的功能系統、運管系統以及市場資源做出科學規劃,以集約型建設為原則,這樣才能減少盲目性。
譚澤斌在今年廣東省兩會期間曾提議,未來劇院的發展方向可以嘗試向集群化、集約化、社區化發展,政府把控大方向,并堅守大原則,由市場運作推動行業發展,這樣才有可能形成良性健康持續發展的劇場生態。
在美國,社區劇場、校園劇場在文化傳播與教育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一篇《美國“社區劇場”的運行機制與實踐價值》文章中寫道:說到美國戲劇,人們第一時間想到的便是紐約的百老匯。殊不知,美國的戲劇猶若一座巨大的冰山,百老匯的音樂劇只是浮出水面的尖角,散布周邊的外百老匯、外外百老匯才是真正的精彩部分,而埋藏在最底端的校園劇場與社區劇場卻是美國戲劇最穩固的兩大磐石。美國的戲劇教育從孩童時期就開始,每一所中小學幾乎都有戲劇活動,其目的就在塑造未來的戲劇觀眾,培養學生對戲劇與相關藝術的愛好。而社區戲劇正是校園戲劇的延續,兩者之間相輔相成,校園劇場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社區劇院起到了良好的服務作用。
正是因為見識到歐美國家社區劇場與校園劇場散發的巨大能量,中孚泰開始意識到劇院建設社區化的重要性。譚澤斌說,在重視民生的今天,劇院建設首先是要讓老百姓容易去,而社區劇場無疑可以實現這一點。譚澤斌表示,劇院實現社區化具有投資少、見效快、易操作、貼近民生的特點,是切實可行的文化惠民工程,應將現有的舊文化宮、少年宮、社區文化中心、舊劇場、大會堂、演播廳、多功能體育場館、群眾藝術館等,升級改造成社區專業的多功能音樂廳劇場及文化活動中心。
根據公益文化事業“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我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正日臻完善,文化設施日漸深入覆蓋到基層社區單位,街道和社區的公共圖書館、文化廣場、文化活動中心已經成為居民享受文化成果、參與文化、創造文化的重要陣地。作為文化傳播的社區劇場,應該和公共圖書館、文化廣場一樣,具有同等地位,它們都發揮著實現市民文化權利、保障市民文化權益的效能。
培育高雅文化引導文化娛樂產業健康發展
在公共文化設施普遍缺乏的時候,人們的空閑時間基本打發在網絡游戲、棋牌、KTV、洗浴中心等俗文化活動中,這與文化大環境有關。改革開放30多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帶來物質生活水平的大幅提升,人們的生活習慣也隨之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隨著國家對文化的重視,很多關于建設文化事業、振興文化產業的舉措不斷推出,隨著“文化+科技”“文化+經濟”“文化+旅游”等一系列新型經濟體系的發展,很多傳統文化重新融入到百姓的生活中,以文化為導向的各行業發展受到市場歡迎,正在逐步影響著人們的生活。其中,文化建筑的建成與完善,就是對公共文化的改變,使更多文化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在無形中傳遞著文化,創造價值。
社區劇場的建成將便于百姓享受便利、豐富多彩、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工作之余,人們可以欣賞到傳統的戲劇、戲曲,以及時尚的話劇、音樂劇等,不僅如此,還可以舉辦畢業典禮、聚會、慶典等重要社交活動。
社區劇場可作為多功能劇場,除了演戲外,還能作為舞廳、展廊、報告廳、音樂廳等使用。譚澤斌說,社區劇院是社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社區文化的繁榮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社區劇院不僅是傳播民族文化價值觀的重要陣地,也有利于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藝術修養,普及藝術教育,培養文藝人才,培育戲劇文化土壤。因為社區劇院就在居民身邊,它不僅有利于引導居民走近高雅藝術,培育社區文化及社區精神,塑造社區形象,提升城市人文氣質,還能營造和諧的居住空間和文化氛圍,改善社區環境,提高社區居民生活品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