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里,兩場決賽、一場展演,約570名音樂人,在人民音樂家施光南的故鄉——浙江省金華市激情歌唱。作為浙江省群眾音樂創作的常規活動,此次大賽由浙江省文化廳主辦,浙江省文化館、金華市金東區人民政府承辦。
歌曲創作關注各地熱點與變化
浙江省第十四屆音樂新作演唱演奏大賽自今年3月啟動以來,共收到來自全省11個地市選送的132首音樂作品,經評審,56首音樂作品脫穎而出進入決賽。此次決賽節目形式多樣,各具地方風情的原創作品展現了浙江音樂人深入群眾、扎根基層的創作風采,優美的歌聲也道出了新農村建設的新氣象、新面貌,讓人耳目一新。
比賽現場,6位年輕人演唱的“追一路春風快樂地奔跑,敏捷的身影穿梭在大街小道,輕輕的問候像一串省略號,節省了空間,減少了尾氣纏繞”引起了觀眾極大的興趣,當大家都在猜想這首歌里唱的是什么時,一輛綠白相間、外形可愛的“微公交”模型被推上舞臺。“微公交”全稱“純電動微公交”,是自2013年9月以來,杭州市政府在社會公共事業建設方面推出的一項利民便民、環保便捷的出行工具。截至2014年底,杭州已投放9800多輛“微公交”。杭州市西湖區文化館館長齊志剛坦言,“微公交”環保又便宜,使用者越來越多,這類生活中群眾密切關注的熱點事件正是歌曲創作的靈感來源。
不僅如此,女聲組唱《抬頭看看》呼吁“低頭族”放下手機,多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選擇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表演唱《Hey自拍》則將當下人們自拍的現象與原因唱了出來;用浙江嵊泗縣方言演唱的《妹妹甜在夢里廂》,通過描寫漁家人的夢及漁家妹妹的幸福生活反映出近年來漁村富裕后的變化。此次比賽的項目負責人劉全來感慨:“參賽作品題材豐富有趣,很有生活氣息,既有對親情、友情、愛情的表達,也有對社會熱點問題、各地發展變化的關注,這也是今年大賽的一大亮點。”
新人新作的打磨平臺
“浙江的群眾文藝創作活動從未間斷過,音樂、戲劇、舞蹈等門類都有常規賽事。可喜的是,音樂活動與賽事因群眾參與度較高,所以作品數量和質量都有明顯提升,同時更培養、鍛煉了一批新的群文骨干。”此次大賽評委、浙江省文化館館長刁玉泉表示,每屆大賽在征集作品后,都會舉辦作品加工會,組委會邀請相關專業人士對作品的詞曲、表現形式、演唱風格等進行討論與輔導。
此次進入決賽的許多作品都是經過多次打磨與修改的。創作靈感來自于寧波鄞州區南宋石刻遺址的歌曲《石中語》,通過男聲厚重、宏大的演唱以及5個高大的石刻道具,讓觀眾感受到了南宋石刻的歷史積淀。其詞曲作者之一李加軍算得上一位老群文,他感慨:“最開始表演并沒設計道具,歌詞個別地方寫得也缺少力量,在作品加工會上經過專家們的建議,如今作品更直觀地展現出歷史上為國獻力的文臣武將的形象。”
同時,從作品內容可以看出,進入本屆決賽的許多詞曲作者都是年輕人。《從愛出發》的曲作者陳家駿是湖州市南潯區和孚鎮政府“90后”公務員;以“80后”“90后”為主的舟山市青年文藝團體天浪樂隊,以一首搖滾范兒十足的《燃情時代》High翻全場;富有時代感的作品《Hey自拍》的詞曲創作及主唱都是“90后”群文骨干陳俊峰……比賽時,他們的期待多過緊張,看到自己的作品很好地被呈現在舞臺上,他們很開心、激動,“這對我們是很大的鼓勵,也讓我們感受到創作的樂趣并意識到自己的不足,以后也會從題材的選擇、呈現形式等各個方面提高對作品的把控力。”
創作仍需精致
“觀看群文節目,主要不是看其表演,而是要看其創作。”中國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宋小明稱,浙江的音樂新作大賽很有價值,尤其是積累了一大批創作者,此次參賽的56個作品,有40多位編創者,可見已經形成了較好的創作氛圍。
多位評委也都認為此次參賽作品有新意、有生活,能很好地結合當地的歷史、文化、民俗等特色,如把施光南的10首歌的歌名經巧妙填詞、用美聲唱法演唱的《想起你就唱你的歌》等,都受到極高評價。
“提高”對藝術來說永無止境,群眾文藝創作也不例外,評委們就創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進行了點評。詞作家鄒友開坦言:“作品除了有好的內容,還需要有專業的輔導,如果在詞的意境與深度、詞曲的搭配度、服裝道具等方面能得到一些更專業的指點,相信作品呈現會更好。”
如何創作出有新意、有特色、有生活的好作品,也是多位年輕編創者迫切想了解的。對此,中國音樂文學學會理事、詞作家施翔以親身經歷談了他的看法。身為參賽作品《重陽》的詞作者,施翔清楚這部作品是以情動人。“成長的代價是你的付出,而我所有的愛慕,此刻只想對你傾訴。我轉身哭了,親愛的父母,當日子好過時,你卻二十四小時要人監護。”歌詞中,有虧欠、有思考、有細節,這是施翔在醫院重癥監護室陪護母親時寫下的真實感觸。他從小喜歡音樂、喜歡文學,而寫詞恰好能把詩的語言放到音樂中。施翔說:“作為創作者,首先要喜歡,時刻有創新意識,同時要深入生活,多一雙發現的眼睛,多一份感受力,有細節、真情、真愛的作品會立于不敗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