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譜爾音響在專業音響領域一向口碑極佳,旗下西瑪克,CSP,DJAV等品牌幾十年來造就了無數經典,前幾年DJAV進軍家用市場,推出了由808Q音箱+808QA膽石結合功放為核心家庭娛樂中心系統,一時間更是圈粉無數。這套系統用最簡潔的方式,滿足了大多數家庭用于的一切需求,聽音樂、看電影,家庭K歌均能完美勝任。但廣大音民挑刺兒精神無處不在,什么型號單一缺乏選擇啦,什么外觀過于“專業”不夠華麗啦,居然還有燒友嫌接線端子是紅黑塑料夾,不夠Hifi。。。 今年!DJAV一次性推出了5款家用型號(Q1~Q5),足夠大家挑花眼了! 前幾天收到了最新的家用音箱Q2,正趕上手頭有幾個小活兒要忙,所以一直沒時間試聽,但心里一直在種草。。。昨天終于得償所愿,在公司小試了片刻,拆開包裝箱,深藍色的箱體映入眼簾,曾經的譜爾全線產品都是一色純黑,這次的深藍讓人眼前一亮,在不同的燈光下,顏色還有不同的變化,跳躍的顏色配上葫蘆形的面網,讓這款音箱有了家的味道,音箱腳的設計非常出乎意料,居然是四個玻璃珠??設計師的腦洞真是夠大。。。可往深里一想,不禁一身冷汗,這項設計真的只有真正懂生活,并且幾十年把音響融入生活的人才能想得出來!我們見過的音箱腳無非金屬、木質、塑料或橡膠幾種,可這幾種材質都有各自的缺陷,塑料沒檔次,高檔產品幾乎不會采用,木質怕潮,年頭久了會變形發霉,而且跟地面接觸面大,有些環境會產生共振;橡膠倒是有減震作用,但容易老化;金屬不怕潮,不易老化,但會磨傷家里的地板。這個玻璃珠的設計。。。是真的絕!再看接線端子部分,不夠“Hifi”的塑料夾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專業歐姆插。
Q2 (版權所有 仿制必究) 下面是試聽環節,功放仍然是經典的808QA,接響之后先來一首趙鵬的《藍眼淚》,歌聲響起我的第一感覺是:誒?老趙換話筒了?這感覺就像是錄音棚把原先3000塊一只的話筒換成了20000的,聲音細節一下子豐富了好多! 在家里分別用電腦配聲卡放無損格式音樂(無損音源),和小米電視同軸輸出,流媒體片源、QQ音樂(普通音源)測試。 無損測試曲目:船歌、渡口、微風細雨、拉德斯基進行曲、Victory。 普通測試曲目:各類流行歌曲,慢搖,電影。 《船歌》一從開始的流水聲,到鼓聲響起,808Q的感覺是厚重,動態一覽無遺,而Q2在瞬間動態的基礎上,更多了一分真實,木槌觸碰鼓皮的打擊聲,和鼓皮從震動爆發到逐漸平息的過程更加清晰可辨!這辨識度幾乎可以媲美一些錄音棚專業監聽了!但與沒有個性的監聽箱不同,接下來的人聲部分,我聽到了很多發燒友所追求的Hifi的感覺,也就是所謂的“箱味兒”, 然后是蔡琴和張瑋伽,這兩代不同風格的女中音,用808Q播放,能確定這是一款很好的音箱;但在Q2的表現中,感覺她們就在我面前唱歌!真的,以前覺得808Q的聲音細節已經很棒了,可Q2再次顛覆了我的認知。 接下來的交響樂,先聽808Q,嗯,現場感十足,各聲部定位精準,小提琴在前排,大提琴在后排,定音鼓在右前較遠的位置。。。這感覺就像我在現場,但座位是二樓看臺;換Q2,仍然是精準定位,但感覺完全變了!之前是小提琴在離我20米,大提琴25米,定音鼓30米,可現在,小提琴在我面前3米,大提琴8米,鼓13米,整個聲音的距離拉近了,相對應的聲場也更寬了,座位從二樓變成了臺前VIP席!Victory中,近在眼前的鋼琴,后排的和聲,鼓的回聲回蕩在整個空間,仿佛置身音樂廳中央。
(版權所有 仿制必究) 接下來的電視音源測試,就不逐個舉例了,在流行歌部分,808Q給人的感覺像四五十歲的中年,穩重隨和,但多少有些瞻前顧后;Q2則像二三十歲的青年,精力旺盛,更加真實灑脫。放慢搖曲時,808Q的低頻是撲面而來,而Q2的低頻是從腳下升騰起來的,低頻總量比808Q略少,但下潛更深,層次更豐富。 既然是家用音箱,當然少不了觀影,通過剛才交響樂的測試,我就已經預料到了,Q2的電影效果一定不會差,因為808Q已經很強大了。我播放的是《速8》,果不其然,如果說808Q給人的感覺是:“我好像在電影院看電影”,那Q2給我的感覺就是:我在經歷電影里的故事!更豐富的層次感帶來了更精準的聲像定位,讓人仿佛融入了劇情現場當中!如此強大的細節表現力讓人拍案叫絕!兩聲道都能做到這個程度,我不禁開始期待由Q系列其他型號組成的多聲道系統了~~~ 總結:如果說當年的808Q曾經顛覆我們對家用音響的認知,一對小小的8寸箱能有這么震撼的低頻,不但能看電影,聽音樂是還有接近HIFI的效果,那這次的Q2則是在這個基礎上再次升級!由“看電影”升級為“經歷電影”,由“接近Hifi”變為“這就是Hifi”!美國譜爾總是讓人充滿驚喜和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