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關于新三板 “新三板”市場原指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進入代辦股份系統進行轉讓試點,因為掛牌企業均為 高科技企業而不同于原轉讓系統內的退市企業及原STAQ、NET系統掛牌公司,故形象地稱為“新三板”。 新三板的意義主要是針對公司的,會給該企業,公司帶來很大的好處。目前,新三板不再局限于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也不局限于天津濱海、武漢東湖以及上海張江等試點地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而是全國性的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權交易平臺,主要針對的是中小微型企業。 新三板與老三板最大的不同是配對成交,現在設 新三板置30%幅度,超過此幅度要公開買賣雙方信息。 資金結算指定在建設銀行相關授予資格分支機構,本地區域建設銀行是否可以托管要去建設銀行咨詢,一般是凍結狀態,使用時要預約。 新三板有122家北京中關村掛牌公司.而且數量在不斷的增長中,將擴展到武漢,上海,西安等全國各高新科技園區。 新三板的多家公司在股東人數不突破200人的條件下,已經和正在進行定向增發實現再融資,將大大為新三板增添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備受關注的個人投資者參與新三板交易的門檻也首次明確。根據上述規則,個人投資者需要有兩年以上的證券投資經驗,或具有會計、金融、投資、財經等相關專業背景,并且要求投資者本人名下前一交易日日終證券類資產市值在300萬元人民幣以上。 有不少投資者對上述規則門檻太高,普通投資者根本無法參與,這一門檻甚至比股指期貨還要高。不過,有業內人士認為,門檻高固然有其弊端,比如說參與的投資者數量少,吸引的資金量也會減少;不過,開放個人投資者參與新三板交易,有助于活躍新三板市場,提高門檻更多的也是為了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
![]() |
|